上课赶课的匆忙、社团活动的热闹、和室友闲聊的惬意,构成了校园生活的美好日常。但你可能没注意,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风险——比如假装“学长”的诈骗分子、宿舍超负荷的插线板……正悄悄威胁着这份安稳。为了让大家守住安全底线,我们整理了这份安全指南,帮你把安全牢牢握在手里。
一、防火:熄灭隐患,守护家园
火灾的发生往往源于微小的疏忽,校园内的防火工作更需警钟长鸣。教室、宿舍等场所要严格遵守用电规范,不私拉乱接电线,不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,离开时务必关闭电源、熄灭明火。宿舍用电安全红线!人走断电别大意!宿舍用电隐患就藏在日常细节里!插排堆床边、大功率电器共用插座、离开时忘关充电器……这些行为超危险!电线老化、超负荷用电很容易引发短路火灾,别因一时疏忽让危险找上门!

二、防盗:时刻警惕,防患未然
校园内的盗窃案件多发生在人员密集或管理薄弱区域。离开宿舍、教室时要随手锁门,贵重物品如手机、电脑等需妥善保管,不随意放置在显眼位置。在食堂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,不要让物品脱离自己的视线,遇到陌生人搭讪或可疑人员徘徊时提高警惕,及时向学校安保人员报告,让我们共同筑牢校园防盗屏障。
三、防骗:擦亮双眼,守住钱包
警惕!ai诈骗
现在ai诈骗都卷到校园里了!“辅导员催缴学费”“爸妈视频借钱”“客服说课程退费”,这些看似熟悉的场景,可能都是AI换脸、语音合成的骗局!
2个防骗绝招,记牢!
凡是涉及转账、要验证码的,务必通过官方电话、班级群回拨核实,别轻信陌生链接和“紧急请求”。少在社交平台发高清照片、语音,给账号设复杂密码,开启支付延时到账功能。
遇到可疑情况,立刻联系辅导员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!转发给宿舍群,一起守住“钱袋子”!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校园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。要警惕“校园贷”“培训贷”等陷阱,拒绝参与各类非法借贷活动;接到陌生来电、短信或邮件时,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,不点击未知链接,不向陌生账户转账。遇到“冒充老师收费”“中奖通知”“刷单返利”等可疑情况,及时与老师、家长沟通核实,必要时拨打110求助。
四、交通安全:遵守规则,平安出行
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不容忽视。步行时要走人行横道,遵守交通信号灯,不嬉戏打闹、不横穿马路;骑行自行车时佩戴安全装备,不逆行、不载人,远离大型车辆盲区;乘坐交通工具时,有序排队、系好安全带,不乘坐无牌无证的“黑车”。同时,要警惕道路上的突发情况,提高应急反应能力,确保出行安全。

五.杜绝网络欺凌!网络不是法外之地!不当言论别乱发!
在朋友圈、微博、校园论坛等平台发言时,一定要守住底线!造谣传谣、辱骂他人、传播敏感信息等不当言论,不仅会引发纠纷,还可能违反法律法规,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。网络空间并非“法外之地”,每一条发言都有迹可循。发布内容前务必核实信息真实性,理性表达观点,尊重他人合法权益。别因一时冲动的言论,给自己的学业和人生留下污点!
六.关注食品安全,舌尖安全别忽视!这些坑快避开!
校园周边的三无小吃、过期零食、来路不明的外卖,都藏着食品安全隐患!购买食品时,务必认准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和生产厂家,拒绝“三无产品”;外卖优先选证照齐全的店铺,收到后检查包装是否完好。别为了图方便、贪便宜,让肠胃遭罪,影响学业和健康!
七.关注心理健康,解锁校园心理健康密码!
大学生活不只有课业压力和社团忙碌,偶尔也会被焦虑、迷茫、低落的情绪缠上——考试挂科的自我怀疑、人际关系的小摩擦、对未来的迷茫不安,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常见困扰,不必因此苛责自己,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遇到难题时记得及时求助,不要独自陷入情绪内耗。安全无小事,责任大于天。让我们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,把防范措施落实到行动中,主动学习安全技能,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宣传活动,携手打造一个平安、和谐、美好的校园环境,让成长之路始终有安全相伴!

来源: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
文字:赵仟 于雅亭
编辑:战新宇 李彬赫 左一琳
图片:赵仟 于雅亭
审核:新媒体中心审核小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