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者·榜样 | 孙佳:温雅传媒道,丹心育桃李
作者:邹逸然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0日 16:53        阅读量:

师者·榜样 | 孙佳:温雅传媒道,丹心育桃李

温雅传媒道

丹心育桃李

为促进师风师德建设,弘扬"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"的教育风尚,落实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我院开辟“师者·榜样”栏目,以鲜活案例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本期"师者·榜样"栏目聚焦的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孙佳。作为传媒学科的一线教师,她以专业匠心雕琢传媒桃李,以热忱初心诠释师者担当,在传媒教育领域深耕不辍,屡创教学佳绩,成为师风师德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“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,我塑造他们的未来,他们成就了我的当下。”       ——孙佳

个人简介

孙佳,播音与主持系教师,硕士研究生,讲师,讲授《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》《播音创作基础》《即兴口语表达》《文艺作品演播》等课程。曾获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,黑龙江省科教文卫体系统女职工诵读一等奖,黑龙江省高校“黑土地上的精神力量”英烈故事宣讲大赛一等奖,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十五届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奖等奖项,参与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。

教学框架的突破:

从“纯技巧训练”到“回归情感共鸣”

我曾以为教学的精髓在于内容的精准交付。直到我带领学生组成三下乡爱国主义宣讲团,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、走进齐齐哈尔市博物馆。那一刻,我的讲台被无限拓宽了。在庄严肃穆的历史陈列前,我的学生,那些平常课堂上反复磨重音和停连的孩子们,身份悄然转变。他们不再是练习者,而是历史的转述者、精神的传承人。当他们在面对参观者,讲述着一位又一位英雄的事迹时,眼神里充满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坚定与力量。他们的声音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呈现,而是注入了深沉的情感与理解,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重量。在动情处眼含泪光,他们的哽咽不是失误,而是与历史产生共鸣后最真实的反应,那份真诚,比任何完美的技巧都更具穿透力。那一刻,我站在学生们身后,内心深受震撼。我忽然明白,我所有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,就是为了锻造这样的时刻一一让学生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,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有力量的载体,去承载那些必须被铭记的历史,去连接千千万万颗心灵。

讲台意义的重构:

从“授课平台”到“学生练兵场”

“三下乡”活动结束后,我教室里那张三尺讲台,彻底挣脱了“传授知识”的单一标签,被赋予了沉甸甸的新意义。它不再只是摆放课本与教案的平台,更成了学生们奔赴社会“战场”前的专属“练兵场”。每一次课堂上的发声训练,我们逐字校准音节的轻重、反复打磨停连的节奏,不是为了追求机械的完美;每一次肢体表达的设计,从手势的起落幅度到眼神的聚焦方向,也不是为了雕琢空洞的技巧——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为他们积蓄力量,好让他们未来站在更广阔的社会“主场”上,无论是红色场馆的宣讲台、社区服务的交流席,还是乡村振兴的分享会,都能让青春的声音穿透喧嚣,传递出有分量、有温度的力量。学生们对"播音主持"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他们开始真正懂得,何为"言之有物",何为"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。这份理解,让他们的表达真正有了灵魂。

赛场经验的累积:

以“自我提升”为学生成长赋能

深耕教学多年,我始终坚信“教师先成才,学生方成长”。为了将前沿的教学理念、扎实的专业技能传递给学生,我主动站上各类教学竞赛与专业赛事的舞台,以赛为镜,不断校准教学方向。还记得参与黑龙江省高校“黑土地上的精神力量”英烈故事宣讲大赛时,我特意选择讲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于天放的事迹——这位从黑土地上走出的抗联英雄,不仅是学校的精神坐标,更有着“铁骨丹心照汗青”的动人事迹。备赛时,我反复查阅校史资料,走访校史馆,沿着于校长的革命足迹实地感受,只为在讲述中传递出最真实的情感与最厚重的敬意。于我而言,每一次备赛都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、对教学方法的反复优化,让抽象的语音理论变得可感可知。赛场教会我的“以情传声”,也使我搭建起“课堂教学-赛事历练-社会实践”的成长链条:课堂上,我们以赛事标准打磨专业技能;实践中,我们用专业技能传递精神力量。我知道,我曾获得的荣誉不止是对我个人的肯定,还是对“教学与赛事联动”理念的印证。


讲台让我懂得“为何而教”,赛场让我知道“如何教好”,而学生们的成长,则让我明白“教的意义”。未来,我仍会带着这份对讲台与赛场的热爱,继续以声为媒、以情育人,让更多年轻的声音,在专业的打磨与精神的传承中,变得更有力量、更有温度。


学生眼中的老师

象牙塔里的引路星

我永远记得大二下的那次考试,我因为太过紧张,在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此时台下坐着三个评委,有两位评委把头低下来,只有一个老师,用热切和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,这个老师就是孙佳老师。感受到她的期待,我信心大增,然后稍作休整,第二次上台后便很快的,顺利的完成了我的考试。我是一个非常社恐的人,这件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值一提,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那可真是感激到心眼里了。后来,我焦虑的时候总愿意去找孙佳老师,她一点都不嫌我烦,而是耐心的调节我的情绪,就像一个小太阳,照亮了我的大学生活。

专业成长的磨刀石

她是我的即兴评述课老师。有一次小组展示,我们准备了个剧本杀形式的演绎,大家演完后让观众猜凶手,我当DM主持人。当时我们的表现太照本宣科了,她直接就批评我:“这种类似综艺环节的展示,主持人的串联作用很关键,但你前期准备得太僵化了。”她的点评特别到位,一下就说到点子上。她还说我作为剧本杀主持人,声音没营造出悬疑氛围,基本功也不扎实。要知道,这部分本来不是她课堂里的内容,可她还是这么认真地关注到了,能看出她对教学特别负责,很在意我们的综合发展,是一位挺严厉但很用心的老师

青春途中的温暖驿站

我大一的时候一直没有佳姐的课,但也一直在帮她做事情,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有佳姐的身影,尽管她没有教过我, 但也会在活动现场第一时间认出我,叫出我的名字。

还记得去年冬天我帮佳姐出席礼仪活动,需要在大厅穿裙子和高跟鞋。她虽然很忙碌,但是每次经过的时候都会问我冷不冷,还提醒我“注意安全”“慢点走”,尽管这只不起眼的小事,但她就是这样温柔体贴,温暖着每一个学生。
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从业以来,孙佳老师时刻牢记“立德树人”的时代要求,为我院全面推进教育建设与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这份“潜心育人、薪火相传”的教育精神如同微光汇聚,在无数教师与学子心中点亮。下一期,我们将继续聚焦身边的教师榜样,深入挖掘我院教师扎根三尺讲台、践行育人使命的奋斗故事,感受新时代下我院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追求与责任担当。

来源: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


编辑:张滢杰 刘佳睿  邹逸然

文字:王湘婷 李航
审核:新媒体中心审核小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