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铭记一二·九】青春的力量,国家的希望(一)
作者:吴禹霏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年12月10日 15:41        阅读量:

【铭记一二·九】青春的力量,国家的希望(一)

青春的力量·国家的希望

十二月的雪花,洒满了北平

烈士的鲜血,染红了长安街

一二九运动的勇士们走上了街头

看吧,中华儿女挺膺担当展现民族脊梁

听吧,九州大地万众一心掀起救亡浪潮

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?

放下笔杆,他们就是中流砥柱

历史背景

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,又称为一二·九抗日救亡运动,1935年12月9日,北平(北京)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,反对华北自治,反抗日本帝国主义,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,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。

救亡怒潮
九州蜩螗,中原板荡,1935年的中国正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严峻侵略威胁。华北事变之后,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秋。事态的局势已经到达了“整个华北,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”。在这个时刻,青年学生群体走上街头,高举“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”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”的旗帜,用稚嫩之躯展现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。

历史意义

中国青年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爱国热情,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。他们的抗争犹如星星之火,点燃了大江南北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。社会各界人士奋起声援,全中国上下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浪潮。

在一二·九运动中,广大青年学生以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的精神,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。在当代,我辈青年仍需铭记这一段光辉历史,继承并发扬一二·九运动所彰显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,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,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。

来源: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微信公众号


编辑:吴禹霏

审核:新媒体中心审核小组